鲜肉蛋黄粽子

鲜肉蛋黄粽子的做法说明
今年难得有兴致自己包粽子
总觉得太麻烦,
做的那天早上我和朋友说今天做粽子哦,你期待吗
哈哈,吃货的反应你们懂得,下午的时候还特意发了个信息给我,做的咋样啊
回来包一丢孩子气的说我饿了
我说那你先吃个粽子吧,结果吃了五个,把我吓得
我说别吃了万一不消化胃该痛了
后面和肖姐熊哥视频聊天的时候说到包粽子的事儿
熊哥说以前街上做的挺好吃
现在也不知道咋得了
我说那好吧,我做了给你们快递吧
这样最安心,最干净,父母养我们小,我们养他们老......
鲜肉蛋黄粽子的做法与步骤
- 第1步.
糯米的量自己看做粽子的多少 我这次做的比较多,所以泡了一大盆 有时间的话泡个30多个小时 没有的话就前一个晚上泡 记住泡的盆子要大一些,米会膨胀,水会变少 一定要漫过米多一些
- 第2步.
准备一大块肥瘦相间的五花肉一大块 我个人喜欢肥肉多一些
- 第3步.
肉洗净切成大小相等的块状,加入适量白砂糖,盐,高度白酒抓匀
- 第4步.
接着就是生抽,老抽,鸡粉,耗油,胡椒粉,盐【生抽老抽都有咸度哦】 用手搓,尽量多揉搓一会儿,保证全部沾上将酱,彻底入味儿
- 第5步.
弄好的五花肉盖上盖子或者保鲜膜放冰箱一个晚上 或者三四小时吧,中间记得翻拌一下
- 第6步.
泡好的糯米用一个漏水的器具沥干水 加入生抽,一丢丢的老抽[为了颜色好看些]白砂糖用手彻底的抓匀
- 第7步.
搅匀之后放一会儿
- 第8步.
蛋黄我是网上买的,蛋黄酥一样的 或者直接自己拿咸鸭蛋剥
- 第9步.
准备好所有的配料,记得面前摆一个大的空盘子 不要问为什么,弄脏桌子呗,记得提前把绳子剪好,稍微长一点
- 第10步.
粽叶买的是新鲜的,清洗干净沥干水直接用就行,不是特别会包的怕破皮的锅里煮一分钟就行, 这个时候超市菜市场都有的 剪掉根部,太硬不好操作
- 第11步.
毛面朝内,就是茎部看得见的在上面,光滑的在外面才好看嘛 两片叠在一起,搓开一些,宽度就会大一些
- 第12步.
从右边叠一个角过来
- 第13步.
倒过来,看到么一个粽子的形状,整理好握紧
- 第14步.
先放一大勺糯米进去,勺子压压
- 第15步.
接着就是一大块肉和蛋黄
- 第16步.
最后糯米填满,压实
- 第17步.
上面的叶子盖下去,第一次包会觉得好不听话 总觉得米不听话,这边好了那边松了 包多了突然间就开窍了 盖下去的时候后面两个角折叠好,右边是还没有弄的 一个人举着个大相机太累了,不好对焦 随便拍的凑合看吧 多余的叶子沿着粽子的边缘放左边右边都行
- 第18步.
用绳子当作仇人一样裹紧,真的是五花大绑呀 如果第一次包粽子的话能凑合看就行 我包的也不是特别好 前几年也是怕麻烦 今年不想再偷懒
- 第19步.
这次因为要快递给我的父母,所以包了六七十个 累死我了
- 第20步.
锅里加入适量水,我们家口味重一些,水里加了些生抽,老抽 你们可以不加 放入粽子
- 第21步.
记得上面盖一个盘子,煮的时候粽子因为震荡而散开 盖上盖子,煮开以后转中小火煮三个小时左右 根据你包的大小来决定 中途也要记得观察煮的水的量 我是有加过的,时间太长水肯定不够
- 第22步.
包的太多,所以另外的一部分决定用电压力锅来煮 一个是比较快,而且不费水,不麻烦 粽子和水丢进去盖上盖子 我选择的是排骨蹄筋健,因为这个时间比较久 这个是分钟时间,后面重复按了一次就是煮了一个小时 然后焖了一会儿 完全熟了 家里有的建议用这个煮 省事儿,你可以干别的事儿,不怕水煮干
- 第23步.
完全好的样子 煮好的粽子不要马上全部捞起来,放一个晚上味道会更好
- 第24步.
做美食最幸福的是经过几个小时的幸苦满屋子都是料理的香味儿 太幸福了,粽子就是 煮的时候太香了 朋友下班肥来一口气吃了五个,后面我实在怕糯米不消化 就不让他吃了
- 第25步.
自己做的就是料足,干净,所以端午节来之前赶紧做起来
- 第26步.
顺便给自己泡了一杯玄米茶,来解腻
- 第27步.
为了给肖姐和熊哥快递回去 还特意买了真空机 总觉得陪父母的时间太少,所以别的地方都想着去弥补
- 第28步.
为什么说生活需要仪式感? 听过一个很好的答案:为了让生活成为生活,而不是生存。 现在很多年轻人,日子过得浑浑噩噩,房间里四处都是随意乱丢的衣物,;冰箱里随便翻出点食物就是一顿饭,忙于工作,早就忘记了什么生日、纪念日。 一边抱怨着生活的枯燥,一边又不愿做任何改变。 王小波说:“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,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。” 仪式感并不是要花多少钱,玩多大的花样,它体现的是我们对生活的尊重和热爱。 有时,一顿营养美味的早餐、餐桌上的一束鲜花、开学前的新书包、春节时门上那一幅幅春联……这一件件小事,都能赋予生活仪式感。 亲子之间需要仪式感。爸爸妈妈给孩子的仪式,可以是特殊日子送的礼物,也可以是每天出门前的拥抱,临睡前的一句晚安、一个故事。这些看似很小的事,会成为孩子最美好的记忆。 婚姻需要仪式感。一段婚姻,开始的时候再轰轰烈烈,如果没有用心的经营,当初在一起的初心也将会被琐碎的生活磨得一干二净。 很多人说:“都老夫老妻了,过什么节日、送什么礼物,孩子都上初中了,整那些虚头八脑的干嘛。” 这是我们很多人对仪式感的错误理解,认为仪式感虚,只是形式主义。 其实,偶尔的仪式,是表示对彼此的重视,它从来不是华而不实的东西。 就像电影《北京遇上西雅图》里台词所说:“他也许不会带我去坐游艇吃法餐, 但是他可以每天早晨都为我跑几条街去买我最爱吃的豆浆油条。” 仪式感不是什么虚
小贴士
喜欢美食的亲可以关注我的美食微信:yuner6421!每天都会分享一些美食动态和做法
有群可以加入,男生不要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