摩卡核桃蛋糕

摩卡核桃蛋糕的做法说明
喜欢焦糖包裹的香脆坚果 喜欢淡淡甜味的奶油 喜欢咖啡的醇香 那么 这个就是最好的选择 消灭库存烘焙材料的好方法
摩卡核桃蛋糕的食材和调料
鸡蛋(50g左右/每只) | 3个 |
细砂糖 | 91g |
低筋面粉 | 83g |
无盐黄油 | 18g |
牛奶 | 28g |
速溶咖啡(无咖啡伴侣) | 4.4g |
装饰:淡奶油(我用的是蓝风车) | 200g |
装饰:打发奶油用细砂糖 | 15g(自己可调节 我不喜欢太甜的) |
装饰:核桃仁 | 150g |
装饰:细砂糖 | 30g |
装饰:糖粉 | 适量 |
涂抹用咖啡果子露:速溶咖啡(喜欢苦苦的口感 可以用新鲜咖啡粉手冲出来的美式咖啡液 摩卡壶啥的都可以) | 冲泡后取90g咖啡液(无糖的咖啡液加10g糖) |
摩卡核桃蛋糕的做法与步骤
- 第1步.
核桃仁切碎 不要太细 小指甲盖大小ok 取不沾平底锅中火 加入30g细砂糖 当砂糖开始融化时 倒入核桃碎 翻炒 这时候糖就会包裹住核桃啦 改成最小火 继续 炒到核桃呈现淡淡的焦糖色 砂糖也都包裹住核桃 可以拿一颗试吃 香香脆脆即可 放在碗里冷却 这一步忘记拍步骤图了 以后再做再补
- 第2步.
速溶咖啡+黄油+牛奶 一起放在碗里隔水融化 搅拌均匀 拿出来冷却备用
- 第3步.
鸡蛋全敲进去 加入全部91g细砂糖(我个人不爱太甜 改到了75g 但别再减糖了 不然全蛋打发不稳定)
- 第4步.
插上温度探针 取个大锅 开小火 隔水加热到全蛋液37度 一边用蛋抽搅拌至细砂糖无颗粒 全部融化
- 第5步.
给大家瞄一眼我的探针式温度计
- 第6步.
取出隔水加热的全蛋液 打发至提起打蛋器 流淌下来的蛋液有痕迹 不容易消失为止 我一般先高速打发至膨胀提起的蛋液不易消失后 在转最低俗 每转盆45度角 每次停顿打发10秒 持续三分钟 这样打出来的全蛋 细腻稳定不易消泡
- 第7步.
用手持筛粉器均匀的把面粉筛在蛋液上 就跟装饰筛糖粉一样 均匀的平铺 不要一股脑把筛好的面粉倒进去 容易沉底 拌不均匀 这个我就没拍图了 应该容易懂吧 拌啊拌 基本看不到面粉就停手
- 8.
将步骤二的咖啡黄油牛奶混合物 浇在硅胶刮刀上 通过刮刀 将混合液均匀的流淌在面糊表面 原理和拌面粉一样 不容易一下子沉底 拌不均匀 拌啊拌
- 9.
这里几下子都没放图 因为我怕等我拍好了 面糊都消泡啦 原谅我 面糊倒在三能的金色方盘里 用刮板均匀的将蛋糕液刮到四个角落 不然做出来的蛋糕片会厚度不均匀 入烤箱前烤盘震一下 震出气泡 因为是做长条 蛋糕片我不想做太厚 如果做蛋糕卷 方子大家可以酌量增加材料分量 加厚
- 第10步.
烤箱上火175度 下火175度 先上下火烘烤3-4分钟 把下火关掉 继续上火烘烤8-10分钟左右 因为蛋糕薄 烤起来很快的 考好拿出来金色方盘从40cm高出震一下 排除蒸汽 防止回缩 倒扣 撕开油布 大家梦寐以求的毛巾面就出来了 原理在我另外的蛋糕卷方子有提到 不赘述咯
- 第11步.
将果子露全部均匀的涂抹在毛巾这一面上 全部涂上去 蛋糕口感会很润哦不会很湿的 放心大胆的涂 这里说明一下 我用的就是普通三合一速溶咖啡冲泡的咖啡液 原先小岛老师的方子用的是手冲新鲜的咖啡粉做出来的纯咖啡 再加糖 对我来说都可以 如果你喜欢偏苦醇的咖啡香 就用手冲壶或摩卡壶做出来的咖啡液 在加10g糖做成咖啡果子露 家里没这些工具 速溶三合一 或者没奶精的速溶咖啡粉都可以 不用纠结 多试试 总有一款适合您
- 第12步.
尺子量一下 等分成三片
- 第13步.
200g淡奶油➕15g细砂糖打发至八分 有清晰的纹理出现就可以不要再打下去了 容易打过头 均匀涂抹奶油 在蛋糕片上 可以留一点奶油最后裱花 这个看个人爱好 我留了一点加在最上面的蛋糕片上
- 第14步.
为了条子蛋糕和蛋糕卷 我买了这个密封盒 很好用 智慧的时刻来了
- 第15步.
倒过来放 把底网放在盖子上
- 第16步.
蛋糕片先拿一片放在盖子上 在继续叠加第二第三层 嗯哼
- 第17步.
撒上全部脆糖核桃粒
- 第18步.
撒上糖粉做装饰
- 第19步.
倒盖上盒子 这样蛋糕切块 整个拿走都很方便
- 第20步.
暖洋洋的好天 配上一杯红茶 最合适不过了
- 第21步.
本食谱蛋糕体的配方出自于小岛老师的书中《小岛教你学烘焙》的摩卡蛋糕卷 本来这个用来做蛋糕卷 用量上自己做了些许调整 焦糖核桃是我自己突发灵感加上去的 变成了长条蛋糕 小岛老师的蛋糕技巧很不错 对我帮助很大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买这本书 我觉得多问虽然是好事 但是自己也要多学习才是 基本理论网上或者很多厨友都有解释 先多看 在多问 这样会更有利于学习 总不能一上来就问人家 我只有做饺子的面粉 是否可以做蛋糕这种问题 又如我的烤箱太小火力没法调解怎么办 我只能说换烤箱 哈哈 烘焙的路很长 总结问题以后再寻求答案 这样会更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