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桩画眉笼——川冬菜包子

高桩画眉笼——川冬菜包子的做法说明
前段时间,练习包包子,为了多练练,搜了很多不同馅心的包子菜谱照做,但没搜到川冬菜馅的,正好以前在央视一个美食节目看过面点大师俞世清教做这个包子,所以记录分享一下。后来陆续学习了几本四川小吃的食谱书,了解到川派包子的熟馅炒制多使用化猪油,且釆用生熟肉馅各半的制馅方法,这样成品更嫩滑,所以再次更新菜谱。
高桩画眉笼——川冬菜包子的食材和调料
馅心部分 | |
去皮五花肉(或去皮前胛肉) | 600克 |
川冬菜 | 200克 |
化猪油 | 100克 |
姜末 | 16克 |
料酒 | 16克 |
老抽酱油 | 20克 |
绵白糖 | 45克 |
盐 | 3克 |
味精 | 3克 |
胡椒粉 | 1.5克 |
芝麻香油 | 10克 |
葱花 | 45克 |
包子皮部分 | |
中筋面粉 | 800克 |
即发干酵母 | 8克 |
绵白糖 | 24克 |
水 | 400克 |
高桩画眉笼——川冬菜包子的做法与步骤
- 第1步.
将去皮五花肉或去皮前夹肉切成细粒,(或用料理机绞成粗粒,不宜过细),姜切细末,葱切细花备用。
- 第2步.
将内馅材料称量准备好。
- 第3步.
炒锅上火烧热,放入少许化猪油,中火加热至油融化,放入一半肉馅入锅煸炒。
- 第4步.
炒至肉粒散籽发白,加入料酒炒匀,再加入姜末炒匀。
- 第5步.
依次加入酱油,盐,白糖,胡椒粉,味精等调料炒匀,再放入剩余的化猪油,加入全部冬菜末翻炒均匀,略煮一下,收汁亮油。
- 第6步.
最后加入另一半肉馅和葱花,淋入芝麻香油,翻拌均匀后起锅装盘冷却至常温备用。
- 第7步.
开始制作包子皮:将面粉过筛在工作台上,用刮板开出面窝,将酵母和白糖用水溶化后放入面窝中,再分三次在面窝中加入水,用刮板从内而外慢慢拨入面粉和面,先和成雪花面,再和成葡萄面,最后和至面光、手光、案板光"三光"。
- 第8步.
和好的面团盖上软布松弛十五分钟。
- 第9步.
将松弛好的面团分割成每个约重五十克的面剂子。
- 第10步.
将面剂子竖放,竖向将面剂子按扁,这样面皮会比较圆一点,案板上撒上干面粉,用擀棍将面剂子擀成直径约十二厘米的圆形面皮,面皮要求中间厚边缘薄,擀好的面皮要盖上软布防止风干结皮。
- 第11步.
将面皮放在左手掌上呈窝形,面皮中央放入馅心,用馅尺按压紧实,右手拇指在皮内,食指皮外,配合捏褶开始包制。
- 第12步.
将包子提褶包好,约十八至二十四道褶。收口成鱼嘴形,把包子整理成高桩形状。
- 第13步.
包好的包子生坯,加盖放温暖处醒发约三十分钟,发至用手指轻按能留下指印的程度,蒸锅加水烧沸,放入包子生坯,旺火沸水蒸15分钟左右,出笼晾凉。
小贴士
此配方大概能做每个坯重80克左右的包子24个,馅心咸淡可根据自己口味调整。
熟馅的包子要求薄皮大馅,因为馅心加热后不易塌,将馅心按实,提褶包成高桩包子形,仿佛画眉鸟笼是川冬菜包子的标准造型,这个只能靠练习找手感,熟能生巧,我也在学习中。
最好先炒馅,再擀皮。包子比较适合一次发酵,一次发酵的包子成形花纹更好看更清晰,包制也容易些,原来的菜谱加了泡打粉,后来试验不放也可以,所以更改了菜谱,这样更健康些。虽说一次发酵,但必要的松弛时间还是要的,大概十分钟左右即可,便于更好的擀皮,不易收缩。
馅炒好一定要摊平冷却或进冰箱冷藏至室温才能包,否则馅心太热会烫死酵母造成面皮发不起来,油浸入皮中。
炒制馅的葱要最后放,有口诀"生葱熟蒜",最后放能使葱保持翠绿和香味,芝麻香油也最后放,因为是熟油,不适合再次加热。
炒馅用化猪油效果更好,油量可加大,馅心更滋润,可依喜好调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