闽南端午节煎堆(煎dei)

闽南端午节煎堆(煎dei)的做法说明
小时候对端午节的印象不止是粽子,还有煎堆(闽南话发音是"煎dei")。总是在厨房等着,刚出锅就迫不及待拿起来吃,甜甜的,润润的,一吃就停不下来,但往往吃几片就能把肚子撑大了。。不知道是不是整个闽南都有这个习俗,但至少在晋江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。传说是因为闽南在端午节之前经常下雨,民间说要做煎堆来补天,于是在端午节这天吃了煎堆,接下来往往都是晴天。
闽南端午节煎堆(煎dei)的做法与步骤
- 第1步.
提前把水烧开,放凉
- 第2步.
把白糖加到凉开水里面,搅拌均匀,使白糖溶于水
- 第3步.
加入面粉,搅拌均匀
- 第4步.
热锅,倒油,油不用多,薄薄的一层即可,要使油均匀铺在锅底(油太多做出来会很油腻)
- 第5步.
油热以后,转小火,用小勺舀一勺面糊放进锅里,用勺子底部在面糊上面轻轻绕圈,把面糊摊开成圆形(一定要小火,不然会烧焦)
- 第6步.
面糊定型以后,翻面继续煎,这样反复翻几次就行了,喜欢吃焦脆的就煎久一点(翻面时动作要轻,不然容易破掉)
- 第7步.
甜甜润润的煎dei出炉了(我做的是小片的,想做大片就用大勺)
- 第8步.
正确的吃法是卷起来,用手拿着吃。
小贴士
1、一定要用凉开水,热水和白糖混合做出来会有点苦涩;
2、一定要搅拌均匀,否则煎的时候容易破掉;
3、糖的用量可以自己斟酌,不喜欢甜的可以少放糖,有的老人不能吃甜,会放盐跟味精,不过我没有勇气尝试,有兴趣的可以试看看;
4、可以在面糊中加入鸡蛋,一定要搅拌均匀;
5、菜谱的量大概可以做3片,放凉了再吃也别有一番滋味,不过一次不要做太多,吃多了会腻。